graph TD
subgraph AI模型层
direction TB
L1["多模型编排(LangGraph / AutoGen / LangChain)"]:::aiLayer
L2["业务知识库 & 工具集"]:::aiLayer
end
subgraph 协议桥接层
direction TB
P1["AG-UI 协议解析器"]:::bridgeLayer
P2["事件与数据绑定模块"]:::bridgeLayer
end
subgraph 前端渲染层
direction TB
F1["CopilotKit 前端框架"]:::frontendLayer
F2["插件系统(可视化组件、表格、图表、操作按钮)"]:::frontendLayer
F3["交互事件监听器"]:::frontendLayer
end
subgraph 后端与外部服务
direction TB
B1["业务API / IoT平台"]:::backendLayer
B2["数据库 / 数据仓库"]:::backendLayer
B3["第三方服务接口"]:::backendLayer
end
L1 --> P1
L2 --> P1
P1 --> P2
P2 --> F1
F1 --> F2
F2 --> F3
F3 --> B1
F3 --> B2
F3 --> B3
%% 定义样式
classDef aiLayer fill:#f6d365,stroke:#333,stroke-width:1px,color:#000;
classDef bridgeLayer fill:#ffb7b2,stroke:#333,stroke-width:1px,color:#000;
classDef frontendLayer fill:#c3f0ca,stroke:#333,stroke-width:1px,color:#000;
classDef backendLayer fill:#cde7f0,stroke:#333,stroke-width:1px,color:#000;
说明:
AI模型层:负责生成结构化的 AG-UI 协议数据,并结合业务工具输出可执行操作。
协议桥接层:解析 AI 输出的 AG-UI JSON,绑定事件与数据流。
前端渲染层:由 CopilotKit 渲染 UI 元素,并通过插件系统实现业务交互。
后端与外部服务:执行 AI 驱动的操作指令,与 IoT 平台或企业系统联动。
插件系统与事件机制
一个优秀的 AI 前端框架,不能只渲染静态卡片,还需要支持动态的工具调用和结果回传。CopilotKit 在实现 AG-UI 协议的同时,引入了插件系统(Plugin System)与事件机制(Event Bus)。
🔌 插件系统
插件本质上是前端可插拔的功能模块,与 AI Agent 约定通信协议后,可以像“应用商店”一样为 Copilot 界面动态添加能力。
常见插件类型包括:
数据源插件:连接数据库、知识库(如向量数据库)并将查询结果以 AG-UI 卡片返回。
业务插件:调用 CRM、ERP、IoT 平台 API 完成业务操作(如更新库存、调节空调温度)。
可视化插件:渲染图表、地图、流程图,便于展示 AI 分析结果。
操作插件:提供按钮、快捷操作入口,如“导出 Excel”“发送邮件”。
📌 插件通信流程示例:
sequenceDiagram
participant User as 用户
participant UI as CopilotKit 前端
participant Plugin as 插件模块
participant Agent as AI Agent
User->>UI: 点击“生成销售报告”按钮
UI->>Plugin: 发送插件调用事件
Plugin->>Agent: 请求 AI 生成数据
Agent->>Plugin: 返回分析结果
Plugin->>UI: 渲染 AG-UI 卡片+图表
📡 事件机制
CopilotKit 内置事件总线(Event Bus),用于管理前端组件、插件与 AI Agent 之间的双向通信。
典型事件类型:
onAction:用户点击按钮触发的业务事件
onUpdate:AI 推理结果的流式更新(状态流)
onError:任务失败或超时的回调
onData:插件返回的数据更新事件
这种机制让开发者无需手动管理复杂的回调链路,而是订阅对应事件即可完成逻辑绑定。
多模型协作(LangGraph、AutoGen、LangChain)
在实际 AI Copilot 系统中,前端只是用户的交互入口,真正的推理和业务执行往往涉及多个模型、多个 Agent 的协作。